1. 主要内容:从新车&二手车市场销量、价格、保值率、渠道网点布局、电池&电机等多个维度,全方位解读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窥行业发展变化趋势。120+页报告内容,涵盖你所关心的新能源汽车各个领域。2. 市场动态提前看:显示,新能源车销量再创新高,2023年市场渗透率稳步提升到33.8%。自主品牌集体向上,比亚迪、广汽埃安、吉利市场份额均实现正增长,理想在新势力品牌中率先突围,以比亚迪为首的“一超多强”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车企之间价格战内卷严重,如东风日产、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等新能源产品折扣率同比涨幅超10%,华晨宝马折扣率上涨11.6%至23.9%。
在新能源车质量增强、成本降低背景下,以及产品种类丰富加持下,使得消费者的选择进一步向新能源倾斜,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730.4万台,销量再创新高,同比增长39.2%,市场渗透率也稳步提升到33.8%。
BEV仍占据新能源市场主流,市场集中度相对偏低,TOP3车企占比47.3%;PHEV和REEV份额稳步增长,由2019年22.1%增长至2023年32.4%,且头部效应更为显著,比亚迪、理想在各自领域占据6成以上市场。
经历多年发展,轿车和SUV“二分天下”的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与此同时MPV开始发力,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大幅提升至23.4%,同比增长12%。
SUV产品投放数量已连续两年超过轿车,但单车系销量仍低于轿车,可见密集的车型投放为其销量的持续性增长注入活力.
新能源车向低线%,但参考传统燃油车市场3-5线%),该比例相对偏低,尤其是4-5线城市,可见低线城市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受经济、气候和地理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普及率呈现由南向北逐级递减的特征,浙江、上海、广西、海南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超过40%,而西北和东北诸省不到25%。
新势力品牌不断蚕食传统车企市场份额。在主流价格段(30-50万元),传统车企份额由2020年92.9%下降至2023年70.4%,市场不断失守,而新势力品牌份额逐年攀升;但在50-100万细分市场,传统车企仍保持着垄断地位,占据超9成市场。
随着主流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新势力势必会加快产品布局与投放,向50万以上市场扩容,价格战将会愈演愈烈,预期新势力可能会给传统车企带来新一轮的冲击。
随着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下跌,整车制造成本降低,以及新能源车增速放缓,2023年新能源车折扣率呈现出不断上涨态势,价格也随之下跌。
为抢占市场,车企之间价格战如火如荼,行业内卷严重,例如东风日产、一汽大众、上汽大众折扣率同比涨幅超10%,华晨宝马折扣率上涨11.6%至23.9%,但效果甚微,市场销量仍不敌自主品牌,可见合资品牌的产品竞争力仍不足。
在新能源发展初期,人流量密集的大型商场更有利于提高品牌的曝光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潜客,但随着行业发展初具规模,商超功能短板开始显现,例如无法提供维修、保养、换电、充电等综合服务,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新能源渠道模式正向4S回流。
传统品牌中4S模式仍占据主流位置,在经历2022年占比持续下跌后,2023年这一比例开始回升,3季度后数量再次超过2S和商超的总量;新势力品牌以商超模式为主,占比将近6成,但4S份额也在稳步增长。
凭借成本和安全等优势,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已连续两年超过三元锂,2023年市场份额达61.8%,且在微小型、紧凑型和中型市场全面开花,份额同比增长20.9%、18.5%、1.6%,而中大型及以上市场,三元锂仍占据主流,市场份额达74.1%。
作为行业龙头,宁德时代客户数量多,且客户结构比例趋于分散,2023年客户数量增长至61个,TOP3客户特斯拉中国、理想汽车、吉利汽车份额为25.3%、11.3%、10.9%,其中理想占比上涨5.1%。
弗迪电池客户数量虽不断增长,2023年达17家,但仍以内部供应为主,外销比例占比不到5%;同竞品相比,中创新航单一客户占比相对偏高,TOP3客户装机量占比达80%,其中最大客户广汽埃安贡献其装机量48%,小鹏汽车占比持续上升。
依托整车销量优势,主机厂旗下或关联供应商等自研企业占市场大头,2023年TOP10电机厂商中,自研企业占据5个席位,其装机量占比将近5成,而第三方供应商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不高,尚未出现具备龙头优势的企业。
大搜车智云国内首家以自有产业链为基础的数据服务平台,聚合新车交易、二手车交易、汽车金融、售后及零配件、经销商运营五大产业流通环节信息,打造最全面的数据生态链,提供数据查询、数据分析、数据场景化应用等三大方面的在线数据服务,支持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效率。
介绍:国内首家以自有产业链为基础的数据服务平台,聚合新车交易、二手车交易、汽车金融、售后及零配件、经销商运营五大产业流通环节信息打造最全面的数据生态链提供数据查询、数据分析、数据场景化应用等三大方面的在线数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