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什么是“互联网+”?简单来说,“互联网+”就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与各行业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比如,互联网+零售,催生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交通,创造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等出行新方式;互联网+医疗,产生网上挂号、微信全流程就诊等“口袋里的医院”……
开放的社会没有封闭的军营。近年来,军营网络快速发展,上部机关、下通基层班排的军事综合信息网,成为官兵工作、生活、娱乐的得力助手。借助军营网络,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日常管理、训练等融合创新,催生“军营网络+”,能否也带来1+12的效果?
3月15日上午,在第12集团军某旅军官训练中心内,一块面积近10平方米的LED屏幕上,不断变化的红蓝双方作战态势犬牙交错。
这是该旅党委“一班人”、营连主官对去年一场军事演习的复盘研讨。全旅千人百车在塞外排兵布阵的演习态势,在复盘动态图上清晰呈现。让人惊奇的是,此次复盘的参与者还有很多,他们却不在军官训练中心内。
“凌晨3时发起进攻,凌晨3时10分遭遇‘敌’第一道防线米,被‘敌’反坦克导弹击中‘阵亡’。”在坦克一连网络教室内,102车车长肖华正按照时间节点复盘演习中的单车战场行动:行进路线、各时段敌情我情、接收和执行的指令等信息,通过训练专网同步传输到旅军官训练中心计算机。
与此同时,参加演习的坦克、装甲、通信、高炮、工兵等作战单元的复盘也在网上同步进行,数据流汇集到“云端”,很快模拟出实时态势的“全景图”。演习中部队胜在何处、败在哪里,一目了然。
“全旅官兵同打一场仗,借助网络和大数据复盘评估,更容易找到短板。”该旅旅长张永刚向记者介绍,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推进,每个作战单元都成为一个信息节点。旅里运用“云计算”技术,将各个信息节点联网复盘,在演习地域的三维地形图上实现信息集成,并实时动态呈现。通过开放复盘评估系统的数据接口,每名官兵都可以联网参与,复盘不再是指挥员的事,小到一门火炮、一个侦察班等信息作战单元都能够在复盘中“重现自己”,查找不足。
“蓝军侦察破袭分队多次侵入我通信系统,篡改我方行动指令,导致我方多个分队暴露在敌火打击下。这警示我们,信息化人才培养要加速……”张永刚说,“云计算”开辟了战例研究、演习复盘的新模式,未来他们将与友邻部队合作,尽快实现多军兵种间网上异地联合复盘和模拟对抗。
3月13日,上级机关到该旅检查装备管理情况。装甲车车库值班员林远超打开装备监控管理网络平台,敲击键盘,全旅近千种装备器材的数质量状态、技术参数、出入库情况等信息一览无余。
“过去,每次检查装备及物资器材,不仅要消耗大量时间,而且差错率较高。随着一批新型信息化主战装备列装,传统装备管理方式已经满足不了需求。”该旅保障部部长徐海伟介绍,去年,旅里引入物联网技术,借鉴门户籍管理的做法,为装备建立了“电子户籍”:他们对装备器材进行归类整理,通过“二维条形码装备信息采集软件”,逐车逐件采集装备信息,搭建集远程技术支援、故障数字化诊断、自动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的装备监控管理网络平台。
“物联网技术实现了人与装备之间的‘智能对话’。”徐海伟说,如今装备的“大修”“中修”等情况和各类零部件的消耗使用状况都实时记录在系统中,查询和汇总分析很方便。系统还能通过比对装备状态数据与正常参数,进行故障预警。
说话间,徐海伟点开一张装备管理网格介绍说,网格中的每个节点代表着1台装备,绿色表示装备状况良好,红色表示装备正在修理,橙色表示装备存在故障隐患。他将鼠标指针移到1个节点上,这辆战车的3D结构图立刻呈现在屏幕上。数据显示,该车的发动机已经接近“中修”期,其传动系统发生过3次故障。
物联网让装备更健康。前不久,该旅新年度第一场红蓝对抗训练在某野外训练场展开。演练前,保障部门根据参演装备的电子档案,对其进行了快速检修保养,更换了一批已接近使用寿命的零部件。演练中,近百台大型装备无一“趴窝”,保障了演习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