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在中国党领导下,组建各种抗日救国团体,坚持敌后长期抗战。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军第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师一部在聂荣臻领导下创建了晋察冀军区。12月,吕正操领导的人民自卫军到达阜平整训。期间,聂荣臻与吕正操商谈了建立边区银行、发行钞票、伪钞等事宜。当月,人民自卫军军需官关学文,在安国县城建立军需处印刷所,后发展为边区银行印刷部,成为了晋察冀边区印刷局的前身。
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县城召开,选举成立了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即边区政府,建立起了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大会通过了成立晋察冀边区银行、统一边区印制钞票的决议案。1月下旬,人民自卫军军需处印刷所工人及印刷设备分批次由安国陆续抵达阜平,在阜平县城组建了晋察冀边区银行印刷部筹备处。春节后,开始印刷晋察冀边区银行“小黑马耕地”壹圆卷。边区银行成立后,印刷所改为印刷部,成为了直属于晋察冀边区银行的货币印制机构。
1938年6月,根据中央北方分局和晋察冀边区政府指示,将印刷部从边区银行(银行仍设加印部)划分出来,单独成立“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财政处印刷局”,行政上直属边区政府领导,吕东任局长兼银行监督,统管银行和印刷局党的工作与思想工作。6月底,印刷局从五台古佛寺搬至门限石,在门限石召开了成立大会,印刷局正式宣告成立,继续在门限石印刷边币。7月,晋察冀边区党委任命罗琪为印刷局工务主任,协助吕东工作。秋,印刷局第一个党小组在门限石诞生,由中央北方分局直接领导。9月,日军围攻根据地,印刷局从门限石来到石咀村,与边区政府、边区银行的队伍一起出发,向冀中挺进,后转移至河北蠡县大百尺村,建立了救亡室,对工人进行抗日救国教育。期间,印刷局小石印机增加到了20余台,大石印机增加了2台,更重要的是增加了队伍,实现了发展壮大。这是边区印刷局的开创阶段,又被称为“门限石时期”。
1939年春,进犯山西五台的日军扑空后,转向冀中进攻。印刷局和银行加印部奉命停产,留下一部分人员建立了印刷局冀中分局和冀中分行加印部。大部分人员由吕东、罗琪、刘英和张业建、解奇霄等带领,携印刷设备,在晋察冀八路军部队掩护下,分四个批次,越过平汉铁路,辗转河间、安平、定县、肃宁、曲阳、新乐、阜平、五台等地,返回冀西。最终,印刷局转移至平山县杨家庄,银行加印部转移至杨家庄附近的王家坪,开始恢复生产。留下的印刷局冀中分局和冀中分行加印部,转移至完县杨家台一带。以上是边区印刷局的战斗发展阶段,又被称为边区印刷局发展史上的“杨家庄、王家坪时期”。
1939年春夏之际,由于占领河北石家庄和山西五台县的日军还在继续进攻,平山杨家庄、王家坪距此两地较近,中央北方分局决定,将边区印刷局和银行加印部转移至大山里,目的地定在了灵寿油盆和阜平大东沟一带。7、8月间,印刷局和银行加印部从平山杨家庄、王家坪出发,向灵寿、阜平交界的油盆山谷转移。从此,加印部脱离银行,正式划归印刷局领导。边区印刷局从制版到成品的生产流水作业线年秋,边区印刷局离开油盆,转移至平山县深山区苍蝇沟一带,至1942年底。这是印刷局发展史上比较系统、相对稳定的建设阶段,又被称为“油盆、北苍蝇沟时期”。
油盆村,位于灵寿县西北部深山区,是一个四面环山、隐蔽难寻、易守难攻的盆地状小山村。边区印刷局驻油盆期间,冀中分行加印部和冀中印刷分局也奉命转移至油盆山谷,与印刷局合并。根据上级指示,成立印刷总局,吕东任总局局长,加印部随总部驻油盆村,下辖三个分局:一分局局长罗琪,局址黄土台(今庙台村);二分局局长刘竹溪,局址大东沟(今阜平三官);三分局局长何纪云,局址大西沟(今油盆村大西沟庄);并组建了自己的警卫队、运输队、医务所、采购站等附属单位。同时,总局还组建了职工业余文艺团体“火光剧团”,各分局也成立了各自的文艺组织。以周巍峙为团长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和以汪洋为团长的冀中抗敌剧社,专程来到印刷局慰问、演出、交流。印刷局系统总人数多时达600余人,其中70%以上为青年人,成为了晋察冀边区工业企业中朝气蓬勃的大单位。
1940年1月,经中央北方分局批准,成立晋察冀边区印刷局总支部,进一步加强了党的领导。总局局长吕东兼任党总支,各分局成立党支部,分局长兼任党支部,在生产环节上强化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印刷局工会称总工会,主任郭明显,各分局成立分会,充分调动了广大工人的积极性,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印刷局在保障晋察冀边区和晋察冀军区货币供应的同时,还肩负起了为其他根据地印制货币的任务。同年5月,印刷局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吕东调任晋东北第一分区专署专员。全体职工在油盆操场为吕东召开了欢送会。吕东调离边区印刷局后,罗琪接任印刷局局长兼党总支,解奇霄任副局长,刘竹溪任秘书主任。
边区印刷局驻油盆期间,晋察冀边区印钞事业进入了党政工作统一领导、思想认识空前一致、生产技术集中指挥、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的繁荣发展阶段。彭真、吕东、罗琪、周巍峙、汪洋、崔嵬、王昆、丁玲、田间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家和文艺工作者曾在该村战斗、工作、创作、慰问。先后有多名战士为新主义、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宝贵生命。时至今日,油盆村还原址原貌保留着晋察冀边区印刷局旧居群,保存着前辈的住地和用过的家具,昭示着油盆那段极不平凡的战争岁月、鱼水情深的红色历史和国之大者的精神。
1941年秋,日军进行大“扫荡”,印刷局奉命离开灵寿县油盆山谷,转移至平山县北苍蝇沟一带。边区印刷局驻油盆的两年多时间,在中央北方分局和晋察冀边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当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系统性的跨越式发展,被称为印刷局发展史上的“油盆时期”,也是印刷局发展史上第一个兴旺发展时期。印刷局的同志们,在此战斗、工作、生活、成长,对油盆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即使在离开油盆很多年后,依然视油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印刷局到达平山苍蝇沟后,将加印部中的裁切、签字、号码、盖章等工序从局部划分出来组成四分局,分局局长朱克刚。检查、封包等最后工序仍由局部管理。1942年,王文焕、贺晓初先后到印刷局工作。年底,罗琪到边区党校参加整风后,调任其他岗位。1943年1月,王文焕接任印刷局局长兼党总支。1942年和1943年,是边区印刷局度过的最艰苦时期。1943年9月,敌人发动秋季大“扫荡”,印刷局先后转战山西省繁峙、雁北等地,还牺牲了几位同志。粉碎敌人“扫荡”后,印刷局生产趋于稳定,度过了最艰苦时期。年底,印刷局奉命转移至平山水磨湾,虽进行了精兵简政,但人数依然达500余人。
1944年,印刷局抽调部分力量,筹建了冀东印钞厂,并开展了大生产运动。1945年5月,在玉田县成立冀东行署印刷分局,分局局长郭建亭;8月,在献县成立冀中印刷分局,分局局长王尚明。日本投降后,印刷局奉命进驻张家口,接收了伪蒙疆新闻社印刷厂和星野印刷厂,组建了相当规模的印刷局,设备和工艺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用新技术印制边币,生产力和印刷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这是印刷局第一次由农村进入城市,也是印刷局发展史上第二个兴旺发展时期。1945年9月,在平山水磨塆留守人员和现有设备基础上,成立了冀晋印刷分局,分局局长孟冠洲。10月,在锦州成立辽西印刷分局,后转移至承德市,与冀察热辽印刷分局合并;1946年3月,撤回张家口与总局合并。印刷局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
1946年6月,撕毁停战协定,大举进攻解放区。9月下旬,印刷局根据上级指示,分三批撤出张家口,转移至阜平县南峪村,建立新的生产基地,继续生产边币,进入了迎接全国解放的新时期。保密起见,印刷局对外称“新大公司”。为适应解放战争形势需要,印刷局开始陆续招收工人,到进入北京前,总人数达到了800多人,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新中国第一位工人诗人车谷砣村李学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来到阜平南峪村,加入了工人阶级队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印钞工人。
1947年9月,董必武来到南峪村视察印刷局。11月,石家庄解放,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1948年4月,印刷局停产晋察冀边区银行卷,转印冀南银行卷和中州银行卷,并根据华北财经会议要求,在解放区工业企业中率先实行企业化经营。7月,华北银行成立,晋察冀边区印刷局奉命改称华北银行第一印刷局,隶属华北银行领导,王文焕调任华北银行发行处处长,贺晓初接任第一印刷局局长。王文焕从1943年1月担任边区印刷局局长,到1948年7月调任华北银行发行处处长,共担任印刷局局长5年零6个月,成为了晋察冀边区印刷局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局长。至此,晋察冀边区印刷局完成了历史使命,实现了转型发展,进入了过渡的新时期。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设立发行处,华北银行第一印刷局奉命改称中国人民银行第一印刷局,进入了印制全国统一发行的人民币的新时期。12月16日,100元券在阜平南峪村第一印刷局开始加工印制,以新的面貌迎接全国解放。当时身在西柏坡的毛主席从董必武手中接过人民币时兴奋地说:“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装,有了自己的政权,有了自己的土地,现在又有了自己的银行货币,这才真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哩!”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中国人民银行第一印刷局抽调部分干部,接管原中央印制厂北平厂,将其更名为中国人民印刷厂。9月,第一印刷局局长贺晓初调任中国人民印刷厂厂长,凌必应接任第一印刷局局长。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1月,除抽调部分技术人员到天津人民印刷厂工作外,第一印刷局大部分人员和设备奉命调入北京,整体并入中国人民印刷厂。至此,第一印刷局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印刷管理局,开始对全国印钞造币企业进行统一管理。1980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企业性质的中国人民银行印制总公司。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2021年12月20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直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了集人民币设计、研发、印制并服务于现金全生命周期管理,致力于货币文化产业发展和数字货币研究,实现了印钞、造币和专业设备制造全产业链国产化输出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同时,为多个国家和地区设计、印制货币,是全球最大、全球领先的货币服务商。
晋察冀边区印刷局,自成立到停产的10年间,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转战晋察冀边区5省4市14县,共印制晋察冀边区不同版别的货币58种,还印制了大量期票、地方流动券、救国公债、粮票、饲料票等票据,并为其他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银行印制了10余种货币,极大地支持了经济建设、支援了军队发展、满足了社会需求,成功开展了对敌金融斗争,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边区印刷局及其后的第一印刷局、人民印刷厂、造币公司,经过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经过了血与火的考验,锻炼出了一支觉悟高、思想意识强、一心为党、一心为国、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坚强印钞队伍,将优良的传统传承至今、发扬光大,继续为社会主义印钞事业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