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孙云 通讯员 殷志军 徐喆衎)“这真的是我们原来的华建小区吗?!下次我一定要带着家里人再来看看……”昨天,已搬离小区多年的吴阿姨回到华泾镇华建小区探望老邻居,站在宽敞有序的“邻里巷”中,看着活力橙装饰与红砖相间的建华门户党群服务中心·邻里汇宽敞明亮,社区长者食堂、社区卫生服务站、生鲜集市、文体中心及各类商店一字排开,她几乎要认不出这个自己曾经生活几十年的小区了。原来,这个华泾镇最早建成的居民小区对标华泾建设“面向未来发展的形象标杆区”,最近来了一番彻底的大变样,不仅硬件升级了,一站式的“15分钟生活圈”便利服务更令幸福生活“加码”。
华建一街坊建于1994年,是华泾镇首个居民小区,也是华泾镇最外围的居民区,和旁边的二街坊与闵行区梅陇镇仅一路之隔。地处一隅,又被园区、学校和待开发地块包围,远离镇里的公共服务点位,这里的居民曾经生活、出行多有不便。而且,主出入口的小巷两侧有数10间小商铺,卷帘门款式各异,门口还乱停乱放着机动车、非机动车,业态杂、经营乱,住宿、经营、仓储的“三合一”现象屡禁不止。
如何让洼地变宝地?华泾镇聚焦“老小旧远”等民生短板,邀请社区规划师、专业运营方走进社区,对这些杂乱小商铺进行了存量活化利用,聘用设计团队和专业运营团队,对社区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打造“1+X”街区型邻里汇。
街区型邻里汇与徐汇其他区域的单体建筑型邻里汇有所不同,没有将所有功能整合在焕然一新的建华门户党群服务中心·邻里汇这一栋建筑内,而是整合了整条小巷的不同区域、不同功能,形成一个“1+X”链状分布的集约式服务。例如,一方面,建华门户党群服务中心·邻里汇具有社区事务受理服务、图书阅览、多功能放映、幼儿活动等功能,提升了社区公共服务、卫生服务站等点位的能级;同时,对沿街店面经过梳理和功能重置,设置了生鲜集市、社区长者食堂、早餐铺等“配件”,还在靠近邻里汇的区域形成一个微型口袋公园,与邻里汇相近的楼道则被定位为“老年儿童友好型社区示范段”。同时,为方便居民停放非机动车,邻里汇边上的花坛方向作出调整,居民进出更为便利。
在改造建华门户党群服务中心·邻里汇北侧区域时,华泾镇还将目光聚焦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空间内涵和承载力上,除了齐全的便民服务项目和文体中心,还配置了快递接收小站、老字号药房、理发店、面包房等服务,利民惠民的商业邻里小巷让这里更加热闹了。
“以前买菜要坐5站公交车,现在下楼直达!”一大早,80岁的独居老人金奶奶就来到生鲜超市,“可算盼来了菜市,这是给我们老百姓最好的新年礼物!”居民们很喜欢这个可以走走逛逛的街区型邻里汇,社区规划师也说,将单体式邻里汇扩大为街区型邻里汇,功能更齐全,让居民不出小区即可享受到“15分钟社区生活圈”,“这个社区空间环境不仅有温度,更在居民心中有了热度。”
变身的其实还不止是建华门户党群服务中心·邻里汇。在“三旧”变“三新”改造中,华建小区不仅完成了小区排水主管改造,破解了居民“雨中看海”的难题;还对邻里汇邻巷的居民楼搭建的私房进行改造,把曾经各家割据的“鸽子棚”变成明朗畅快的开放空间,款式典雅的雨棚、栏杆与邻里汇沿街铺面和谐统一;在“三驾马车”的共同协力下,更是解决了小区停车难、停车杂乱的问题,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