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的是,当我们还在纠结床头柜的样式、电动床该不该买、智能家居值不值得做的时候,七八十年前的欧美,这些已经开始生产并尝试走进普通家庭了。
感慨的是,曾经我们是落后的,好在快马加鞭的追赶,让我们也终于在近些年,感受到了家居发展的快速和先进。
但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这些「如此先进」的新奇家具,为什么现在反而见不到,而「一板一眼」的全屋定制被大众广泛接受?
且不必把我们代入到那个时期,即使是回到上世纪80~90年代,在我们那时候的认知内,也根本想象不到,五金和家具、仪器和家电,可以融合到和现在几乎相差不多的程度。
下层则放的是茶水台,睡前一杯热牛奶,然后安然入梦;醒来一杯热咖啡,精神一整天,经常半夜口渴的人,简直是神助攻。
不但床体分离,可轻松移动,两个独立的床垫可以根据主人的不同体感,弯折、升起,方便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
现在的梳妆台也有很多类似的设计,用过的人都知道,化妆品的瓶子高低都有,高一些的根本放不进去。
这是一个很平常的矮柜,它的独特在于,内部空间除了横向的隔板,还设置了竖向的分隔,书籍、文件立体展示,拿着更方便。
惊艳之余,禁不住要问一句,当年这些新奇的家具设计,为什么没有被沿用到今天,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板式全屋定制?
但当我真正了解全屋定制的发展和生产方式之后,我不会再用全屋定制和这些个性化设计的家具去比较。
在工业设计的大范畴内,当多元化设计和功能化设计对决,面临功能和形式的取舍时,产品和设计是要分主次的。
比如手机,当需要把那么多的功能集合在一个不到7英寸的长方体上,还要求在一个人手可控的范围内时,设计可发挥的空间就特别小了。
全屋定制便是如此,它是基于机械化生产的大前提下,把设计与加工制作分开的一个系统,一个家具生产系统。
因为住宅空间受限,人们更需要把空间整合利用,单品家具即使再丰富,也抵不过全屋定制的整体使用价值。
所以,当用户的功能需求>形式需求时,空间的利用在尽可能增加的时候,造型、设计、一些非不要的功能就被精简掉。
影片中的设计固然好,但是个性化的倾向太过于强烈,不是现在的全屋定制做不到,而是相比于设计、开模、原材料、加工一整条生产线的成本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