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牛皮癣”指数,说不上有多大意义,也不奢望能将这个指数所对应的底层民生真实状态传达给决策层。但至少可让人不陷入那些精心炮制的数据陷阱。
近来发现,住宅小区、背街小巷、过街天桥、围墙护栏、电杆树木、商家卷帘门上的小广告,明显少了。
“牛皮癣”广告的信息内容,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益的、与居民生活相关,如房屋租赁、电器维修、疏通下水道、家政服务等。
“牛皮癣”广告是具有负外部性的物品,人见人烦。如今它们骤然减少,本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却越想越觉得不大对劲。
之所以把小广告归入“广告”之列,是因为它扮演着与“大广告”类似的角色,成为沟通某些人群需求与供给的通道。
小广告虽声名狼藉,但对消费市场的反映,却也是最直观、最敏锐的。消费市场越活跃,小广告就越活跃。反过来,小广告越清冷,则也能说明消费不振。
当经济萧条时,小广告商家会缩减营销预算以控制成本。感觉消费者在短期内不会购买产品或服务,投入广告营销的意义就不大。
消费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大量小广告的资源价值也随之下降,转化效果大大降低,小广告商减少投资预算便是合理的。
小广告是社会市场经济的产物,其发展、变化都符合经济学的基础原理。于是,我想到一个新名词:“牛皮癣”指数。如果这个概念能够成立,那么作为小众指数,未必没有观察价值。
事实上,在传统的经济指标之外,从平常生活中观察所得的民间指数,更为生动形象和简单明了,也更能帮助普通百姓理解经济形势的变迁。
比如“口红指数”,如果口红的销售炙手可热,可能是经济衰退的信号,因为没钱买奢侈品牌,只好买便宜的口红来寻求某种安慰。
比如“空姐指数”,倘若空乘人员的颜值普遍很高,说明经济不景气,因为这些美女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只能挣辛苦钱。而经济好转的时候,其颜值一般会普遍随之下降。
比如“指数”,当经济不好时,男士们就会迟些再买新,从而令销量下滑;等销售额再升时,就是经济开始回暖了。
比如“榨菜指数”,通过榨菜的销量,就可以预测经济趋势、人口流动趋势,以及就业人口等指标的变化。
其对应的现实状况是,人们对未来经济形势和自身状况缺乏信心和预期,除了基本的生存消费,其他方面能省则省。
治疗性病的小广告都少多了,说明很多有那方面需求的人群,因为挣钱困难,“野炮”不打了,那点事毕竟不能当饭吃。
读懂“牛皮癣”指数,说不上有多大意义,也不奢望能将这个指数所对应的底层民生真实状态传达给决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