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于2005年(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外来客商(投诉)服务中心),主要职能是面向公众办理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便民服务等相关事项。2011年11月,中心迁入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的新办公大楼,实现了服务范围、服务环境、服务流程的全面提升。中心共进驻部门和单位107个,设有服务窗口336个,进驻工作人员近600名,是山东省入驻部门最多、办理事项最全、进驻人员最多的市级公共服务平台。
近年来,德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始终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首要任务,把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作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积极构建具有德州特色的行政审批、便民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三位一体”政务服务模式,极大地凝聚了内生动力,推进了营商环境的改善,为企业设立和生产经营创造了便利条件,走出了一条“减少审批、简化流程、健全机制、监察到位、建章立制”的新路子。目前,中心年均可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200万件,办理企业设立变更3万家,完成公共资源交易2千件,成交金额近200亿元,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等50余项荣誉称号,《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山东新闻联播等媒体对中心工作进行多次宣传报道,肯定了中心管理办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方面取得的成效。
一是减少审批事项。积极参与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自《行政许可法》实施以来,德州市先后开展了6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只要法律法规和中央、省文件没有明确规定保留的,一律取消,只要中央、省文件要求下放的,一律下放。德州市仅保留行政审批事项200余项,成为最少的地市之一。
二是压减审批要素。进一步清理行政许可申请条件和申报材料,实现了审批材料、环节、时限“三个压减50%”,并做到每一个申请条件和申报材料都于法有据。2016年以来,共压减审批环节300多个,压减材料1000多项,一审一核事项达到60%,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
三是取消前置审查。在山东省率先建立“三个50万平”负面清单,实行50万平以下的开发项目取消震评、雷评,有关部门直接提供技术参数,环评由报告书降为报告表,城区范围内80%以上项目无需再进行评估。取消了多个事项的验资环节,取消了非国有投资项目强制性进场招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不再权限内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等12项前置条件。推行可研、节能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三评合一”,规划面积、施工面积和房屋预售面积测绘“三测合一”,单体项目平均节省投资成本近100万元,节约中介评估时间2个多月。
一是优化窗口布局。创新进驻形式,通过对照“四张清单”和《市级行政权力目录》,落实“清单之外无审批”,实现审批事项“凡批必进、应进全进”。同时,做好优化调整窗口布局,对需要多个部门配合的,规划到统一服务区,方便群众办事;对需要特种检测设备的,设分中心管理;对办件量较少的体育、畜牧等部门,设综合窗口季节性进驻;对便民利民的联通移动、银行、ETC、车管等服务单位,鼓励进驻,实现了水费、电费、话费费费能缴,社保、公积金、婚姻登记事事能办。
二是推进授权到位。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明确界定部门行政审批服务机构职能、事项和人员,逐步实现部门审批事项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承担审批职责的内设机构向中心集中,市政府29个承担行政审批职能工作的部门全部设立了审批服务科。严格落实“2号公章”制度,部门一把手与进驻单位全部签订《进厅事项授权责任书》,确保“人进中心、公章进中心、值班领导进中心、所有事项和手续进中心”。
三是简化办事程序。建立“1+1+X”企业设立审批机制,由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牵头,以工商登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办理为主体,将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前后密切相关的食品经营、食品生产、药品经营、特种行业等X个部门服务事项一并打包,实行一次告知、同步办理、前置审核、后置确认,实现多证联办。为解决三区职能设置不全导致群众跑多家、跑多次的问题,创造性的提出“同城办理”机制,将德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运河开发区“三区”有关企业设立、项目建设的审批权限集中到市政务服务中心,由中心统一制定审批流程、收费标准和办理时限,落实“一个平台、一套标准、一表收费、一样效率、一同监督”。通过实行同城办理,“三区”与市直部门实现高效对接,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减少了审批环节,规范了审批流程,真正达到了让群众少跑路。
四是简化评估评审。在山东省率先对试点工业园区和成片连方出让的商住土地,开展“区域化评估评审”工作,编制整体性的能评、环评、震评、雷评等评估报告,单个项目不再进行评估评审;成片连方出让的商住用,将土地出让后按单个项目评估评审,调整为土地出让前成片地块整体编报;对分期供地的项目,实行项目整体地块评估评审。试点区域建设项目专项评估评审总量减少50%以上,为企业节约时间近3个月,节省费用30%以上,极大提高了项目落地速度。
一是健全“一窗式”服务机制。设立了企业设立和建设项目两个综合窗口,实行综合窗口统一接件,各窗口分散审核、同步审批,审批期间取消互为前置,跨部门缺失材料由中心协助补齐补正,部门内缺失材料由窗口自行补齐补正,实现审批无障碍。按照“一个项目、一人、一套方案、一办到底”服务模式,在市本级、各县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建设项目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增加服务功能,建立起市、县、乡分工协作、上下联动、机制健全的服务网络。
二是创新建设项目“一路通”审批机制。出台建设项目“一路通”快速审批办法,建立“一窗受理、分散审核、同步审批、限时审批”服务模式,全面推行“咨询阶段联合告知、审批阶段联审联办”二级推进模式和“初审确认、容缺办理、疑难会商、协助报批”四大保障机制,实行一号制管理、集装箱式并联、模块化审批,实现了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步步并联、段段提速,确保建设项目总审批时间不超过25天。
三是健全“中介择优”服务机制。按照“非禁即入”的市场准入原则,进一步放开中介服务市场,鼓励行业主管部门引进外地中介机构,实现中介机构的充分竞争。建立“线上与线下”并行的“中介超市”,通过实体超市实现中介服务机构培育和一站式服务提供,通过网上超市实现信息公开、服务评价、网上监管,最大限度增加择优竞争,让企业群众享受便利与实惠。目前,土地测绘、气象防雷等50余家中介机构在中心设立窗口,12大类百余家中介机构进驻“网上中介超市”。
四是创新“标准化”审批机制。积极推进审批标准化,对市级及各县市区行政许可事项按照“事项名称统一、事项数量统一、办理条件统一、审查材料统一、法定时限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的要求对部门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根据“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对行政许可事项的申请条件和申报材料进行标准化审查,并在政府网站上公示公开《市级审批项目目录》《市级行政权力清单》《市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清单》《市级政府部门责任清单》等,实现了市县两级行政许可的统一规范。同时,积极推进单位标准化建设,梳理工作标准700余条,2014年高分通过标准化验收,成为山东省省级标准化试点单位。
一是强化电子监察。通过智慧大厅系统、审批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统一对业务进行“三网监察”。设立刚性操作标准和工作数据,严格办事流程,杜绝了自由裁量,有效约束和规范行政行为,防止行政过程中违规问题的发生。同步实时数据处理,自动抓取并研判操作信息,对“办事流程、办事效率、收费合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监察,同时完成绩效评估、综合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二是强化过程监控。建立了建设项目“统一报件、统一收费、统一发证”等六统一管理办法,推行了超时默认和缺席默认制度,对项目审批从立项、规划到施工全过程监督,确保了各类手续按时、合规完成。尤其是以统一发证为总抓手,严格规费收缴监督,杜绝了一切“跑冒滴漏”。
三是强化行为监控。充分利用系统红黄灯警示功能,对审批超时、不按规定流程审批和乱收费等行为,进行预警纠错、催办督办,杜绝了违规现象。短信平台揽件、办结即时通知,既让办事群众了解办事进度,又避免了审批过程中假办结现象的发生。积极开发应用上网行为管理系统,从根源上杜绝了上班时间聊天、购物、玩游戏等违纪行为的出现。
四是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率先在山东省范围内实现了评标结果全面公示,其中投标报价分、业绩分及各个评委的详细打分等情况的公示,充分保障了招标采购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起到了以评标结果倒逼评标过程公平的作用,在同行业中走在了最前端。积极推进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上线应用,形成了完善的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出让和产权交易“四位一体“的市县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立了市级综合专家库和企业诚信库,入库企业6142家,专家 562名。
一是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借助省级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建设,以政务服务中心为主体,建立起横向包括所有市直部门和单位,纵向容纳所有县市区的政务服务平台,囊括“行政事项管理、行政权力运行、网上政务大厅、平台运行支撑、大厅智慧化管理”五大板块的政务体系,形成了全市主要行政权力“一张网”运行和企业、群众办事“一网通”。目前,市直41个部门及县市区直部门的3895项审批服务事项全部进驻网上办事大厅。
二是强化党建工作。狠抓党建不放松,实现“以党建带队建,以党建促工作”。创造性的提出“将支部建在窗口”,在中心机关党委下设3个党总支,15个党支部,不足3人或没有党员的,成立联合支部,做到了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动了窗口工作开展。同时,依据窗口调整情况,适时合理划分党支部,实现了163名党员和198名非党员党组织无缝覆盖,为创造性开展工作搭好了平台,实现了窗口管理、组织管理“双管”用力,党建工作与政务服务“互通、互动、互赢”新格局。
三是建立“品牌争创”机制。以“建设一流中心、打造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为目标,以入驻部门为主体加强窗口管理。建立了月度考核、评比、公示制度,通过每天4次指纹考勤,日常管理和大厅巡查,结合办件等情况,严格奖惩,管出积极性,管出好秩序。实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评比、一月一公布”制度,每月评选优质服务窗口、文明服务窗口、优秀服务标兵和职业道德标兵,调动了工作积极性,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德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将紧紧围绕“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工作理念,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力度,实施“群众满意”行动计划,协同推进服务共享、效能提升、智慧保障、交易公平、和谐共建五大行动建设,努力创造服务最好、效率最高、收费最低的政务服务环境,为德州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近年来,单县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审批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县政务服务中心被省政府法制办授予“全省行政审批工作先进集体”,《大众日报》、《菏泽日报》、菏泽市电视台等多次专题报道行政审批工作先进经验。
一是确保审批事项及人员进驻到位。按照“中心之外无审批,大厅之外无收费”的要求,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亲自调度,相继开展了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两集中、两到位”和“三集中、三到位”活动。目前,进驻中心的45个单位均独立设置了审批服务股(科),明确了分管领导,任命了首席代表,刻制了审批服务专用章,明确了审批服务股(科)职能和工作人员,审批服务股整建制进驻中心。全县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均纳入中心或分中心受理办理,所有非税收入全部集中到中心收。